【传媒访问】父亲节保健|肺癌征兆不一定久咳声沙 出现「杵状指」恐中招 医生教看手指3特征自测风险

address 九龙尖沙嘴广东道5号海港城 海洋中心13楼1311-1312室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传媒访问】父亲节保健|肺癌征兆不一定久咳声沙 出现「杵状指」恐中招 医生教看手指3特征自测风险

父亲节将至,不少人都希望父亲无病无痛,身体健康。不过,肺癌作为本港男性头号癌症杀手,过去亦曾夺走不少爸爸的性命。不少人以为肺癌征兆都与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有关,不过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梁广泉接受《星岛头条》访问时提醒,如发现父亲手指出现一症状,原来亦有机会与肺癌相关,宜及早求医检查。

肺癌征兆不一定久咳声沙 出现「杵状指」恐中招
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资显示,肺癌在2022年本港已录得3,340宗男性新症及2,405宗男性死亡个案,成为本港最常见的男性癌症,同样亦是本港头号男性癌症杀手。除了常见的咳嗽等症状外,梁广泉医生指如发现自己或家人的手指出现以下症状,宜尽快求医,随时是患上肺癌的警号:

 肺癌症状|杵状指三大特征

  • 指甲根部变软,甲床边的皮肤有光泽;
  • 指甲从侧面看,会比正常情况更弯曲;
  • 由于手指组织中有积液,手指会变大并肿胀。

对于杵状指与肺癌的关系,梁医生表示医学界对杵状指的出现暂未有确切解释,普遍认为是由肺癌引起的血含氧量下降,手指组织缺氧导致指甲及指头粗大、变圆、肿胀。惟梁医生强调,杵状指不一定由肺癌引起,其他心肺疾病如慢性阻塞肺疾病、囊肿性纤维化、心脏病都有机会引起此症状;但一般当杵状指出现的时候,患者的肺癌病情可能已发展到中晚期。

除了杵状指外,梁医生亦指出常见的肺癌症状包括:
肺癌有何常见症状?

  • 持续咳嗽
  • 咳血
  • 胸肺反覆受到感染
  • 呼吸困难
  • 声音嘶哑
  • 胸口不适等

梁医生指,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为人体的肺活量有充足储备,即使有病人要做手术切除1或2个肺叶、甚至切除整边肺部,亦可保留一定的肺功能。因此当早期肺癌的肿瘤开始形成时,因为体积相对较小,对肺功能的影响近乎零。肺癌患者通常直到晚期,才会出现较明显的症状如骨痛、气促及咳血等。

除了上述典型肺癌症状外,梁医生又指,曾经治疗过一位年约40岁男患者,当时对方察觉淋巴核异常肿胀、有3-4cm大,最后确诊肺癌上颈。幸好及时发现,配合电疗、化疗及免疫治疗后,患者成功控制病情、延长存活时间。梁医生提醒,患者一般出现较明显症状时,代表肺癌病情恶化,而且癌细胞已扩散至周边器官及组织,患者大多时都要透过进一步筛查才发现问题。因此,他建议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原因不明的咳嗽,且久咳不愈,就要马上求医,进一步安排照肺片等检查。

为何男性易患肺癌?2类职业患癌高危
对于肺癌在本港男性常见的原因,梁医生表示肺癌普遍的主因与吸烟有关,而吸食电子烟或太空油都会有患癌风险。除男性吸烟者外,地盘工人及修路工人患肺癌的比例较高,有可能与他们接触石棉或其他有害物质所致。至于非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主要成因是暴露在高风险环境之中,如空气污染、汽车废气、烹饪油烟等。

虽然男士患肺癌的比例占多,不过梁医生指近年女士患肺癌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当中肺癌通常发生在年纪较大的人士,医管局资料显示,肺癌平均确诊年龄中位数年约70岁;不过部分与基因突变有关的肺癌,可能发现的时间会较早,甚至40-50岁也有机会出现。

梁医生指,香港最常见的肺癌种类为「非小细胞肺癌」,当中包括「肺腺癌」、「鳞状细胞癌」。非吸烟者患上的肺癌类型多为「肺腺癌」,属于基因突变且原因不明;「鳞状细胞癌」则大多由吸烟习惯引起。肺癌可分为4期,不同期数代表肿瘤大小及扩散程度:

  • 第1期:肺部有小肿瘤,未扩散至淋巴组织;治疗后有7成存活率
  • 第2期:肺部有大肿瘤,或扩散至肺门淋巴组织
  • 第3期:肿瘤侵入纵膈淋巴及锁骨对上的淋巴组织
  • 第4期:肿瘤扩散至双肺或其他器官如肝、骨、脑等;治疗后5年内存活率少于1成

以香港肺癌患者为例,梁医生指有大约18.4%、5.8%人士确诊患第1、2期肺癌,多达5成半人士发现患肺癌时已达第4期,因此肺癌死亡率颇高。梁医生指,因为肺癌较少明显症状,曾有病人出现头晕头痛,始发现患上末期肺癌、且已扩散至脑部。

治疗方面,梁医生指初至中期肺癌主要采用根治性治疗,第1、2期主要以手术切除肿瘤;第3期会以药物配合电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第4期末期肺癌以药物及标靶治疗为主,患者会进行基因检测找出致病基因,再用适合的药物治疗。

5类人易患肺癌 宜定期检查
及早诊断是肺癌患者存活的重要关键,梁医生建议高危族群最好每1至2年定期进行1次肺部电脑扫描筛查,要留意医生会根据报告作出建议,如有可疑,或需隔3或6个月进行复检。高危族群包括:

  • 50至80岁人士
  • 吸烟量超过30包年(包年即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年数)
  • 戒烟未超过15年人士
  • 有肺癌家族史人士
  • 暴露于高危险环境人士

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高危族群接受低剂量胸腔电脑扫描(Low-Dose CT Scan, LDCT),比起照X光「肺片」更有效发现不明显的病变位置,帮助及早发现初期肺部病变。所谓预防胜于治疗,梁医生指吸烟者最好尽早戒烟,非吸烟者也要减少吸入二手烟,一般市民也建议1星期至少做3次带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减低患癌风险。

所谓预防胜于治疗,梁医生指吸烟者最好尽早戒烟,非吸烟者也要减少吸入二手烟,一般市民也建议1星期至少做3次带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减低患癌风险。

转载自星岛头条网站,按此进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