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访问】胃癌关注月|胃癌治疗新希望:新型免疫治疗为晚期患者带来突破

address 九龙尖沙嘴广东道5号海港城 海洋中心13楼1311-1312室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传媒访问】胃癌关注月|胃癌治疗新希望:新型免疫治疗为晚期患者带来突破

每年11月是「胃癌关注月」,旨在提升公众对胃癌的认识,提醒市民关注胃部健康、及早检查,并了解最新治疗进展。胃癌是十分普遍的癌症,虽然全球胃癌发病率近年有下降趋势,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1,胃癌仍是全球第五常见癌症,死亡率更高居第三位。其中,亚洲人属高危群组,尤其以中国、日本及韩国最为严重2,一般认为与地区饮食习惯(如偏好腌渍、烧烤食物)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根据最新官方数据,2022年录得1,272宗胃癌新症(男性720宗、女性552宗),2023年则有594人死于胃癌,男性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为何胃癌常被忽略?早期症状难辨
香港大学临床肿瘤科荣誉临床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临床肿瘤科荣誉临床副教授、临床肿瘤科专科梁广泉医生指出,胃癌早期症状与胃炎、消化性溃疡或肠胃功能障碍十分类似,患者容易掉以轻心,加上国人普遍较少接受胃镜检查,导致仅约三成患者能在早期确诊。相反,属于第三期或第四期的晚期胃癌患者比例则高达四成以上,治疗难度大增。

传统免疫治疗的局限性
梁医生表示,晚期胃癌患者因肿瘤已扩散,治疗难度远高于早期。现时国际及本港标准治疗已不再单靠传统化疗,而是根据患者的基因及分子标记结果,制定个人化整合方案,包括化疗、标靶及免疫治疗。不过,在新疗法出现前,晚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仍不足10%,患者由确诊至离世平均不足一年,对病人及家属造成沉重打击。

传统免疫药物(如PD-1抑制剂)与化疗结合的治疗策略,在腹膜转移患者中的效果有限,副作用亦较明显,包括三至四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及皮肤问题,难以预测亦不易管理。

而新一代免疫治疗药物则透过改良分子结构,提升效能及安全性。加上新一代研究特别针对亚洲人群进行,当中约75%受试者为亚洲人,令结果更贴近本地患者实况,为港人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治疗选择134。

胃癌的风险因素
恶性贫血(因胃壁萎缩令维生素B12吸收不足之巨细胞贫血);

曾切除胃部人士(例如因溃疡手术后);

家族史(直系亲属曾患胃或食道癌者);

年长人士(多见于50岁以上);

男性(风险高于女性);

慢性肠胃病(如长期胃炎、溃疡、胃酸倒流);

胃腺性瘜肉(注:大于两厘米的良性肠瘜肉恶变风险增)。

如何诊断?
上消化道内窥镜(o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e简称 OGD,俗称「胃镜」)–消化道内窥镜是食道、胃及十二指肠的检查,是胃癌常用的诊断方法。梁医生表示,患者于检查前须禁食4至6小时,然后服用泻药清空肠胃。内窥镜检查需时5至20分钟。

正电子扫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scan) –为了更确定胃癌有否在身体其他部位扩散,正电子扫描是可确认癌症位置及检查癌细胞有否扩散至其他组织和器官,例如淋巴结或肝脏。但可能无法显示出扩散至腹膜的癌细胞。

什么是腹膜转移
腹膜转移是属于末期胃癌最棘手的问题。梁医生解释,腹膜是包裹胃肠等腹腔器官的组织,负责分泌黏液以协助器官蠕动。由于腹膜布满血管及淋巴网络,一旦遭癌细胞入侵,便容易广泛扩散,引发肠闭塞、腹水等症状。临床数据显示,约40%胃癌患者会出现腹膜转移。此类患者通常无法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效果亦不理想,预后极差。病人常出现腹水、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生活品质大受影响。

独特的作用机制优势 新型免疫治疗的新希望
免疫治疗出现后,成为晚期胃癌患者的新希望。梁医生解释,新一代免疫药物具独特作用机制,透过分子结构改良,不但提升治疗效果,亦改善患者的耐受性。药物设计有助阻止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监察,更容易令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能恢复针对肿瘤的攻击力。同时,亦降低「免疫细胞被清除」的情况,令抗癌效能更持久,副作用相对减少。

亚洲人占七成五临床研究 本港患者更具参考价值
相关免疫药物已进行大型国际临床研究,当中约75%受试者为亚洲人,研究结果更贴近本地患者实况,为港人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治疗选择134。

首次证明对腹膜转移有效 死亡风险有望降低
研究结果特别分析了腹膜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显示即使在预后较差的患者中,新型免疫治疗仍能延长整体存活期,并有效降低死亡风险。


副作用管理 整体耐受性更佳
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免疫相关副作用集中在治疗初期三个月,随时间推移症状会逐渐改善。虽然约10%患者可能出现较严重反应,部分情况下需暂停治疗,但新型免疫药物在皮肤炎症及发炎反应上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传统免疫治疗,整体安全性及耐受性更佳。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新型免疫治疗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新治疗方案不但有助延长整体存活期,安全性更佳,特别适合亚洲患者群组。随着临床研究数据逐步累积,医学界相信新型免疫治疗将为更多胃癌患者带来希望。梁医生提醒,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与医疗团队充分沟通,根据个人病情、身体状况及基因检测结果,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向。

转载自am730网站,按此进入原文。